最佳答案600750华电国际——从危机到转型 华电国际是一家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的国有股份公司,成立于1993年。从成立伊始,华电国际就拥有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曾是中国大陆电...
600750华电国际——从危机到转型
华电国际是一家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的国有股份公司,成立于1993年。从成立伊始,华电国际就拥有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曾是中国大陆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佼佼者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华电国际遭遇了一些危机。这篇文章将会在全面回顾华电国际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公司遭遇危机的原因,以及公司的转型之路。
华电国际的历史与发展
华电国际是中国神华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进口燃煤发电设备的电力工程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电站总承包、设计、设备供应、建筑施工、试运行以及运营和维护等等。自成立之时起,华电国际便拥有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经验。1995年,华电国际就获得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独立施工能力的电力工程建设总承包企业的荣誉,这意味着这家年轻的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佼佼者之一。
此后,华电国际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华电国际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参与了包括燃煤发电、风电、核电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仅从2018年开始,华电国际就签订了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阿联酋、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电站工程合同,总川投资额高达400亿人民币。
华电国际所遭遇的危机
然而,自2015年以来,华电国际开始遭遇一系列危机。在内外部环境均出现变化的大环境下,华电国际的业务蒙受了重大损失。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内部消费能力不足、人口结构问题、不断升级的环境压力等问题都对企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华电国际作为一个电力工程企业,受到了其所服务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油价下跌、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都使得华电国际的业绩不断下滑。
华电国际自己的问题
同时,从内部来看,华电国际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不足、利润问题、运营管理不善等等。这就使得华电国际在经济大环境变化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2018年华电国际的年报,公司净利润亏损18亿元,比上一年亏损了5.46亿元;同时,公司总资产出现下滑,从2017年的768.80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680.36亿元,减少了11.50%。
华电国际的转型之路
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华电国际的转型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新业务探索
华电国际首先寻找了自己新的业务领域。在磨合了多年之后,华电国际看到“一带一路”的机会,从而在海外市场上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华电国际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了大量电力工程项目,在风电、太阳能等领域也开始布局。据2018年华电国际年报数据,公司境外市场销售总收入约为人民币76.73亿元,增长了14.14%;新能源方面,华电国际今年在大兴安岭建成了首个规模达到10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04.44万兆瓦时。
提高管理效率
华电国际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也是公司成功转型的一大关键。公司在自身治理上的不断探索创新,也是其转型之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华电国际全年员工总数维持在3700人左右,同时拥有各类注册专业人员2600余人,公司作为一个电力工程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强化尤为重要。2018年,华电国际成立了专业的价值工程研究院,提升自身的工程质量及成本效益,将高效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业务运营中。
探索创新,突破传统
最后,华电国际试图打破产业传统,寻找创新之路。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华电国际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的智慧施工平台、冷却塔装配设备以及多功能农业开发用电、节能环保技术等新技术。2018年,华电国际还与奥地利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数字化基建工厂,率先开拓了新的领域。
总结
华电国际的历程与发展,是一个更大范畴下中国企业发展脉络的缩影。在遭遇变革和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进行变革与转型,成为了每一个企业和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华电国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探索了新的业务领域,提高了管理效率,开拓了一系列新技术,成功让自己从危机中走出来。对于公司而言,较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对于社会而言,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华电国际的成功,不仅能为中国企业的转型指明方向,也为整个国家的创新智造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