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培育智谋过人,卓越领导人才——三国孔明传人才培养分析 三国时期,智慧和胆略是每个将领必备的素质。关公、张飞、赵云、魏延等英豪虽然在战场上打下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战绩,但由...
培育智谋过人,卓越领导人才——三国孔明传人才培养分析
三国时期,智慧和胆略是每个将领必备的素质。关公、张飞、赵云、魏延等英豪虽然在战场上打下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战绩,但由于思虑不周,致使失败或者胜利惨痛。相反,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略家,莫过于诸葛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孔明是如何培养出如此成熟的领导人才的。
第一部分:思维的训练
诸葛亮经常对幕僚们说:“无无不利,进退两可。”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和下属的思维要求十分严格。孔明的统治下没有表扬,只有批评,他会要求幕僚们想到方案,然后标准化执行。
整个三国时期的战斗中,孔明需要做很多的决策,他的权衡和判断非常准确,这源于他自己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被嘲笑为“小儿辈”时,还是最终的“蜀中平定司马懿”的决策,都是由深思熟虑,成套的步骤完成的。这种“以思想为先导”的思维训练方法造就了诸葛亮这样一个极具思维能力的领导。
第二部分: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孔明非常重视的一种思维能力。在此,他与国外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类似的想法。孔明说:“要认真想过越险的事情,因为这也是想到万一某个事情发生时,自己可以有多种应对方法。”
换位思考能让每个人更好地理解事物,找到事物存在的关键模式和逻辑,约束个人的主观臆断,让人更加稳妥地处理问题。事实上,训练这种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普通人总是在思考完成后,觉得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是最正确的。
第三部分:领导能力的培养
除了上述高效思维的训练以外,孔明还非常重视领导能力的培养,他经常对下属提醒各种领导的技巧,如下属管理、团队建设、决策和授权等。孔明自己的领导格言是:“熟悉场合,善于口才,不懦怯,不猜疑,敏而好学。”
孔明在战斗历程中打造出“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战略思维,依靠他的管理和领导力,诸葛亮当之无愧地成为三国时期最伟大的谋略家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孔明如何培养出人才。培育智慧、用人不疑、用人之精,这些都是孔明成功的关键。当然,我们不能够简单地从三国时期的战争情景中得出我们不共有的“智慧”,但传承孔明的“精神”,建构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