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岁末南归)

巡山小妖精 839次浏览

最佳答案岁末南归 岁末南归,独往南山,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组诗题,诗人在这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归南山,是唐代诗歌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南山既是一种景物,更是陈旧传说中...

岁末南归

岁末南归,独往南山,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组诗题,诗人在这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归南山,是唐代诗歌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南山既是一种景物,更是陈旧传说中的仙境。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孟浩然对岁末南归的描写,以及他在诗中表达的内心感受。

「秋登兰山寄张五」

岁月如梭,一眨眼孟浩然已是回乡的时候。他登上了兰山,向远方寄了一封信,寄给了远方的好友张五。这首诗中,孟浩然主要是通过描绘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及其中所隐含的人文气息,来表达对久别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秋登兰山寄张五,茅峰长作别时初。中峰带雨荷蓝田,江口渔歌岛翠屿。

兰山,位于今天的温州市瓯海区,形如翡翠,山势雄伟,四季变幻。孟浩然登上兰山,遥望远方,感慨万千。茅峰由茅草织成,似是聚集在一起的数个茅屋,与山色和风景融为一体。长作别时初,指孟浩然久离乡土,他在思乡之际情感激荡,非常激动。

在兰山中峰,常有云雾缭绕,时而洒下绵绵细雨,时而升华成美丽的云海,充满神奇。温州有个地方叫蓝田,在那个时候,那里的荷塘是相当有名的,孟浩然在描述兰山时,也想到了蓝田荷花。这里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诗情画意,也可以理解为孟浩然想结合自己离乡的感慨来表达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江口渔歌岛翠屿,这是孟浩然描写的一副海景图。江口,是孟浩然所在的地方,这里的渔歌岛十分有名,曾经被誉为蓬莱三岛之一。山水相连,绿树成荫,翠岛交流,风景如画。孟浩然感叹:家乡何处,不经意间我们的思念已经传到了海角天涯。

「登岳阳楼寄临下相送欧阳永叔 / 丙辰中秋」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市中心城区岳阳楼公园内,楼高九层,纵观湘江。它是唐代文人爱好登高赏景的名胜之地,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孟浩然在这里赏景,留下了一组厚重的诗篇。

登岳阳楼寄临下相送欧阳永叔,孟浩然借着登楼的机会,发挥他的才华,写下了这首寄书远方的诗篇。孟浩然的笔下,岳阳楼的景色如下所述:

北楼高倚碧云根,黄鹤一去不复还。留下残春落梅社,从此万事空回首。

这首诗体寄别,但孟浩然在写完诗后也去了石城,为自己遗忘的亲友找回南头的遗骸,然后托付徐悲鸿来养育这具遗骸,在石城留了很久,直到后来才更加自觉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凭栏远望,孟浩然望到了碧云间栖息的黄鹤,黄鹤是唐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也是孟浩然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之一,具有象征着离别和流浪的意义。然而,黄鹤一去不复返,这难道不让我们联想到时光飞逝,故人离别,这种难以割舍的思念吗?而但凡能回头看一看,就不会有那句“留下残春落梅社,从此万事空回首”了。

「早发白帝城 / 思李白」

这首诗,共分上下两卷,是孟浩然全集里最长的一篇。它通过描写白帝城、三峡、雾霭和江洋,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

早发白帝城,素丝忽断霓裳惊。去年元夜新凉客,留语楼头音信清。今年元夜才知道,人生必有再相逢。

白帝城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境内,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这里封赏白马而得名,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以奇峰、岩洞、云海、温泉、古建等景观著称,似乎是一座神仙境界。

素丝忽断霓裳惊,这里主要是在描绘天气:一条素丝同霓裳相交,霓裳神话源于《山海经》中的“霓裳国”,用以形容天际云霞缤纷的奇景。随着时间的流逝,霓裳在带着素丝的狂飙中溃散了,给人一种紧迫与忧虑的感觉,颇像孟浩然思乡之情的抒发。

去年元夜新凉客,留语楼头音信清,今年元夜才知道,人生必有再相逢,这两句诗就是孟浩然表达怀念李白之情的最终语言。孟浩然通过诗人李白的形象,寄托了对旧友和境遇的深深祝福,更希望自己得以重获自由,独自于自然文化中,飘扬自由的人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