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文章有哪些少点(冰心文章中的微小点滴)

jk 701次浏览

最佳答案冰心文章中的微小点滴 介绍 冰心(1900-1972),原名谢婉莹,出生在江苏省松江县,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校园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她的作品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被广泛引用。冰心笔下的...

冰心文章中的微小点滴

介绍

冰心(1900-1972),原名谢婉莹,出生在江苏省松江县,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校园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她的作品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被广泛引用。冰心笔下的形象,情感真挚,能够打动人心。她的文章中,充满了微小但不可忽略的细节,下面将对冰心文章中的这些微小点滴展开探讨。

少点一:小物件

读过冰心的作品的人们,一定会记得她笔下的那些小物件。比如《多少爱可以重来》中的扇子,“扇子一片片、一片片地摺着,象用力呼吸的胸——犹大的胸那样地用力摆着,这时在场的同学们,竟然都听见了这摺扇子的声音。”这个扇子象征着女主人公犹大的内心,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对三年前的旧约的留恋和对新的感情的担忧。

再比如《围城》,这部小说中的道具同样让人难以忘怀。书的第一句话就是:城门洞开,放武林。这个“武林”是人们在北京用的“虾蟆眼镜”,眼镜鼻梁上的折痕形似蟾蜍眼睛。这样一个细节,用在这个特殊的场景中,既能让读者了解武林,又能为城门开启的场景增加形象的描述,使阅读过程更有趣味性。

少点二:生活场景

冰心的小说里,常常出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描写。比如《雨巷》中的霓虹街,它很有上海的味道,“柿子红了,枣子酸了,大门上了锁,小门也关了,黄昏的时候,那从斜阳下街道徘徊来的,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头顶灯罩的暖黄光,扔在地上的烟蒂,街上的小贩,一切都是那么细致而丰富。

再比如《谁将烟焚散》中,描述的是一个繁忙的华盖街,她的眼里看到的是“流水一般的光华,流水一般的人群,流水一般的车马……”这样形象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街上的热闹,更为小说的情感渲染和后来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少点三:人物细节

冰心笔下的人物细节,经常令人印象深刻。比如《雨巷》中的“居民阿妈”,上有八旬老母,下有赖三岁儿子,她善款常常是下不了手,但是遇见了一个一哥,用自己的“老鹅毛笔”帮他毛遂自荐,替他写了好几封情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能和那个女孩子成全。

再比如《围城》中的祁同伟,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是“那些眼睛,把手里的鸡骨头放到面前的钢盘上,微微发亮,跟鸡骨头一色。眼珠撑着眼眶子往外瞪,是极奇怪的样子,仿佛是两个绿色的蚊眼,叮着他自己,每叮他一下,他就皱一下。”这个角色的描写,奇特但又真实,在读者的深度印象中,他永远都是那个“绿眼珠男子”。

冰心笔下的小细节,虽然只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这些细节又不仅仅是细节。它们蕴含着作者的阅历、情感、世界观和价值观,给人以启示,增强了文章令人信服的力量。正如冰心所说:“在文字中,几乎总是用很小的事情来表达很大的性质或思想。”